“孩子喉咙总有痰,也不怎么咳?要怎么办呢?”“孩子上次感冒后,咳嗽没好利索,每天咳几嗓子,感觉到有痰,但咳不出!”“每次受点风,有点感冒后立马就咳嗽,咳起来就没完没了的,急死了!”虽然咱们一直在以往的文章中强调,咳嗽是我们身体为了排出肺部异物的正常生理反应。但作为一个老母亲,看到孩子难受,不着急是不可能的。而且孩子太小,不会咳嗽,经常有痰也咳不出来该怎么办呢?
咳嗽、痰的区别
中医对咳嗽和痰的认识其实分开的,孩子有痰咳不出,家长首先要懂得辨别到底孩子是以痰为主,还是以咳为主。如果孩子是痰比较多,嗓子里一直咕咚咕咚的,逼得孩子需要用咳的方式把痰排出来,这证明孩子的病位在脾,就要从脾胃论治;如果孩子老是咳,但是痰没有那么多,是通过咳嗽带动痰,那就是病位在肺。
痰为主则病位在脾
脾为生痰之源。孩子有痰咳不出,老是清嗓子,痰多咳少,说明病位在脾。中焦脾土的位置是很重要的,在我们人体的正中央,承上启下,左右逢源。所以说这个时候最紧要的事情是让孩子的中焦脾土运转起来,具体而言,一是要做好饮食管理,二是要用药物来调理脾胃、化痰止咳。●合理安排饮食,减轻脾胃负担
饮食上,家长先检查孩子的消化情况,及时给孩子消食导滞,强健脾胃。
尽量让孩子饮食清淡,以五谷杂粮为主、蔬菜为辅,多吃易消化的食物。
平时少吃煎、油炸、烧烤等食物;以及辛辣食物,主要是花椒、火锅、辣条等,减少脾胃的负担。
少吃生冷寒凉的食物,大部分的海鲜、水果都是寒性的,还有冷饮、冰淇淋等。
这里强调的是适当吃,并不是完全不能吃,寒凉的食物容易损伤脾胃,伤害阳气。
晚上8点以后不要给孩子吃东西,多喝点水,让脾胃充分休息。
●舒心汤作用:调脾胃、化痰止咳平喘、调肝利胆。原料:炒山药50g、炒麦芽30g、炒薏米30g、橘皮15g(理气和胃、化痰止咳)、茯苓30g、芡实30g做法:大火煮沸后转小火再煮10分钟就差不多了,不必拘泥,至于口味,可以等熬好后适当加糖来调和。此食疗方主要是从脾胃调节的,不局限于咳嗽祛痰症状,达到健脾为主、化痰为辅的目的。
咳为主则病位在肺
咽喉是肺系的第一道关卡,咳嗽是喉咙感受到外邪而起到的卫外反应。所以孩子以咳为主,顺带咳痰,其病位就在于肺。对于这种咳嗽和痰,我们的调理思路就不能以健脾为主,而是要润肺、止咳、化痰。但是这个调理有个要点就是要辨证,家长要在分清孩子是寒咳热咳后才能用具体的方子调理。●寒咳:陈皮粥如果是寒咳,孩子会有痰少、质稀、痰白、早晚咳而白天少咳或不咳、怕冷、舌苔白等症状。
寒咳的孩子,冰糖雪梨就不要再吃了,否则只会寒上加寒,加重咳嗽。喝上一碗陈皮粥,是再好不过的。
陈皮粥材料准备:陈皮10g、大米50g做法:1、陈皮洗净后切细丝,用水煎好;2、把煎好的陈皮水过滤去渣,与大米一同熬粥即可。温馨提示:1、不要用新鲜橘皮代替,陈皮可以在药店购买;2、嫌麻烦的话,可以把陈皮切丝一起熬粥;3、适合1岁以上孩子喝。●热咳:白萝卜水如果是热咳,孩子会有:咳嗽痰*、发热、微微怕冷、鼻塞、咽痛、口干、想喝水、无汗、头痛等表现。热咳的孩子,也不建议吃太寒凉的食物降火。
因为现在的孩子体质都是寒凉的,即使是热证,大多也都是虚热、积食产热,一味的用寒去灭热,很容易伤到体质。
白萝卜水材料准备:白萝卜半个做法:1、白萝卜洗净后切片;2、加入没过萝卜的水,煮开后再转小火煮5分钟即可。温馨提示:1、6个月以上的孩子,直接喝萝卜水;1岁以上的孩子,可以喝萝卜水再适当吃点萝卜;2、脾胃虚寒的孩子,可以用青皮萝卜或红皮萝卜代替。孩子有痰咳不出来,体质上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弱,用对食疗方只是第一步。日常饮食一定注意清淡易消化,咳嗽期间减少肉蛋奶和水果的量。坚持每天用咳嗽通调方推拿,足贴也要坚持哦。关于孩子咳嗽有痰,你有什么小妙招,或者有什么烦恼吗?可以在留言区和小康妈一起讨论~如需了解更多,请加助教老师一对一咨询可以加VIP服务(如已经有助教老师